時間:2024-09-13 11:16
張愛玲在小說《紅玫瑰與白玫瑰》把女人比喻成了玫瑰,沉靜貞潔的,是白玫瑰;熱情嬌麗的,是紅玫瑰。這一紅一白的命運,被張愛玲賦予生動的比喻。10月13日,話劇《尋她芳蹤張愛玲》北京站與你相約北京喜劇院,一同追尋這位如煙火般燦爛的麗人的芳蹤。
時間:2024-10-13 周日 19:30
地點:北京喜劇院
門票價格:180,280,380,480
在線訂票:http://wangmingbu.com/yanchupiaowu1/hj/20240620471645.html
張愛玲《紅玫瑰與白玫瑰》講述了主人公佟振保與兩個女人的情感糾葛。作為情婦的“紅玫瑰”嬌蕊,以及妻子“白玫瑰”煙鸝,她們都在振保身上傾注了大量感情,在戀情中卑微妥協,而振保愛自己更勝他人,最終還是負了她們,三人為愛身陷囹圄,不得善終。小說生動地呈現了新舊交替時期人們的生活情感和婚姻狀態(tài),對這兩位女性的行為和心理變化大量著墨,通過跌宕曲折的故事情節(jié),再現了女性在男權意識統(tǒng)治的社會下生活的困境,揭示了悲劇產生的根源。
小說中,嬌蕊和煙鸝的悲劇都是以振保為代表的男權社會造成的。如煙鸝一般深受封建文化毒害的傳統(tǒng)女性擺脫不了悲劇的命運,她們平庸、自我壓抑,沒有生機和活力,處于被控制被奴役的地位;受過“五四”新思想洗禮,熱烈奔放,勇敢追求自我解放的新時代女性嬌蕊也逃不開悲劇的命運,新思想沒有讓她們徹底擺脫成為傳統(tǒng)的男人們的附庸,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擁有誠摯平等的愛情只能是一種奢望。嬌蕊和煙鸝的悲劇,是特定時代、特定階層女性群體的生活縮影,在問題的背后隱藏著更為深層的民族的、歷史的、文化的原因。
小說中作家簡筆勾勒振保巴黎嫖妓前后的黃昏畫面:亮起的街燈、懸在頭上的正一點點下沉的太陽、方形的水泥屋頂構成一幅黃昏的景象,待他嫖妓后出來時,發(fā)現樹影斜斜地臥在夕陽的影子里。黃昏的靜謐給予振保的不是內心的安寧,而是嫖妓前一路行來的失落,無所適從的恐慌。帶有“移情”色彩的黃昏圖景,映襯出佟振保從緊張不安到失落恐慌的錯位心理。
作者再一次勾勒黃昏,是在振保與嬌蕊濃情蜜意的愛戀階段。那些日子,振保下班回家,坐在雙層公車的頂層,“車頭迎著落日,玻璃上一片光,車子轟轟然朝太陽馳去”。作者借落日余暉烘托振保無恥的快樂心境。在落日銜山暮色蒼茫中,佟振保在異地嫖妓、在朋友家與其妻偷情,這與歇息歸家、親人團聚的情感召喚背道而馳。美好的意象與人物的行為構成了強烈的反差,昭示著主人公精神的空虛和傳統(tǒng)倫理的喪失。
10月13日,話劇《尋她芳蹤張愛玲》北京站與你相約北京喜劇院,一同追尋這位如煙火般燦爛的麗人的芳蹤。